中文字词成语分类之三——仁慈善良相关

海东山客 10天前 发表于 上海 ⋅ 27 阅读

文/海东山客,图/豆包(感谢)
2025.7.13

《诗·齐风·卢令》有言:卢令令,其人美且
《诗·鄘风·鹑之奔奔》有言:人之无,我以为兄!
《诗·陈风·东门之池》有言:彼美姬,可与晤歌。
《诗·大雅·烝民》有言:仲山甫之德,柔维则。

关于仁慈、善良的基本词包括:
仁慈,仁爱,心慈,心善,善良,仁爱,慈善,和善等,下面就不列出。

构成有仁慈、善良含义的词汇和成语的主要单字包括:
慈,仁,善,良,驯,惠(仁爱),矜(怜悯),淑(善良美丽,多指女性),嘉(美好,善良)等。

有关仁慈、善良的其它词汇和成语包括:

【慈爱】 cí ài  (形)(年长者对年幼者)仁慈而充满怜爱之情:~的母亲|~的目光。
[近义]:慈祥/慈善/仁爱/惠爱/慈惠/慈悯
[反义]:严苛/冷酷/冷峻/毒辣

【温良】 wēn liáng  温和善良:她举止娴雅,性情~。 ~勤俭。《管子·形势》:“人主者,~宽厚则民爱之。” |  《汉书·匡衡传》:“举异材,开直言,任~之人,退刻薄之吏。” |  《汉书·游侠传序》:“观其~泛爱,振穷周急,谦退不伐,亦皆有绝异之姿。”
[近义]:纯良/淳良/慈善
[反义]:暴戾/凶恶/刻薄/狞恶

【纯良】 chún liáng  (形)纯洁善良:心地~|~少女。
[近义]:淳良/温良/慈悯/淳朴
[反义]:奸诈/凶恶/邪恶/阴险/阴鸷/邪薄/邪谲

【淳良】 chún liáng  亦作“湻良”。
①敦厚善良。《宋史·赵必愿传》:“立~,顽慢二籍,劝惩人户。” |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十七回:“那时节的百姓真是~,受他恁般的荼毒,扁担也压不出个屁来。” ②指敦厚善良的人。《元典章·刑部一·诸盗总例》:“里闾相劝,族党相规,永为湻良。”
[近义]:纯良/淳朴/温良/善良/慈悯/慈惠/憨厚
[反义]:奸诈/刁滑/凶残/刻薄/阴鸷/阴狞

【敦厚】 dūn hòu  (形)忠厚:温柔~|质朴~|性情~。
[近义]:纯朴/忠厚/淳厚/敦茂
[反义]:刁滑/刁蛮/奸猾/狡诈/奸狯/狡谲

【驯良】 xùn liáng  (形)和顺善良;驯服和善:性情~。三国 魏明帝 《短歌行》:“执志精专,洁行~。” | 宋 朱弁 《曲洧旧闻》卷八:“犊子虽俊可喜,终败人事,不如求负重有力,而~服辕者。” | 清 揆叙 《鹰坊歌》:“长绦羁紲岂初意,岁月浸久成~。” | 王西彦 《静水里的鱼》:“兔子~得近乎懦弱无能。”

 [近义]:善良/和善/温良

[反义]:暴戾/残暴/凶恶/奸邪/邪谲

【仁悌】 rén tì  仁爱尊敬。悌,敬重兄长。《后汉书·刘赵淳于等传赞》:“ 淳于 ~,‘巨孝’以名。” |《新唐书·赵隐传》:“性~,不敢以贵权自处。”
[近义]:仁厚/仁爱/友悌/爱惠
[反义]:不仁/不悌/暴戾

【惠爱】 huì ài  惠:仁爱。对老百姓施惠和爱护;犹仁爱。《韩非子·奸劫弑臣》:“哀怜百姓不忍诛罚者,此世之所谓~也。” |《后汉书·冯衍传上》:“~之诚,加乎百姓;高世之声,闻乎群士。” | 宋 苏舜钦 《送杜密学赴并州》诗:“~留关辅,风威入塞垣。” | 郭沫若 《星空》诗:“永恒无际的合抱哟!~无涯的目语哟!太空中只有闪烁的星和我。”
[近义]:仁爱/仁慈/体恤/慈惠/慈悯
[反义]:残忍/残暴/刻薄/暴虐

【慈惠】 cí huì  惠:仁爱。犹慈祥仁爱;慈善仁爱。《左传·成公十二年》:“於是乎有享宴之礼,享以训共俭,宴以示~。共俭以行礼,而~以布政。” | 汉 徐干 《中论·谴交》:“乡有大夫,必有聪明~之人,使各掌其乡之政教禁令。” | 唐 韩愈 《顺宗实录五》:“皇太子某睿哲温文,宽和~。” |《西游记》第四七回:“虽则恩多还有怨,纵然~却伤人。” | 柔石 《二月》一:“一副~的微笑,在他两颊浮动着。”
[近义]:仁爱/仁慈/慈爱/惠爱/慈悯
[反义]:残忍/凶恶/残暴/刻薄/暴虐/暴戾

【仁矜】 rén jīn  矜:怜悯。仁爱,体恤他人。《后汉书·陈宠传》:“永元六年,宠代饷躬为廷尉,性~,及为理官,数议疑狱,常亲自为奏,每附经典,务从宽恕。”
[近义]:体恤/仁爱/矜慈/慈爱/慈惠/惠爱
[反义]:凶恶/凶残/冷酷/残酷/残暴/桀虐/暴戾

【矜慈】 jīn cí  矜:怜悯。怜悯慈爱。《后汉书·皇后纪上·光烈阴皇后》:“性仁孝,多~。”
[近义]:体恤/慈爱/仁爱/慈惠/惠爱
[反义]:凶恶/凶残/冷酷/残酷/残暴/桀虐/暴戾

【慈悯】 cí mǐn  同“慈愍”。仁慈怜悯。唐·张柬之 《贤良方正策》:“德自天纵,慈悯元元。” 元·佚名 《杀狗劝夫》第一折:“天那,你于人有那般那般慈悯,偏生我是这般这般时运。” 明·吴承恩 《西游记》第七八回:“释门慈悯古来多,正善成功说摩诃。”  现代·叶圣陶 《欢迎》:“他听了一位先生的翻译,很注意又很慈悯地问道:‘他们既然永远住在这里,他们的儿女怎样呢?’”
[近义]:矜慈/慈爱/体恤/爱惠/惠爱/仁矜
[反义]:冷酷/残忍/凶残/残暴/暴虐/桀虐

【慈眉善目】 cí méi shàn mù  形容仁慈善良的样子。 老舍《老张的哲学》:“圆圆的脸,长满银灰的胡子,~的。” | 孙爷爷长得~,又爱给我们讲故事,所以大家都非常喜欢他。
[近义]:和蔼可亲/慈祥恺恻/平易近人/和颜悦色
[反义]:暴戾恣睢/横眉冷目横眉怒目/青面獠牙/凶神恶煞/横眉立目/正颜厉色/直眉瞪眼

【宅心仁厚】 zhái xīn rén hòu  宅心:居心。指人心地仁慈厚道。 我初到香港的时候,我的中国老板~,循循善诱,我上班没多久就送给我一块手表。
[近义]:心地善良/赤子之心/慈悲为怀/心慈好善/深仁厚泽
[反义]:居心叵测/居心歹毒/居心不良/用心险恶/心术不正/包藏祸心/心怀鬼胎/腹有鳞甲

【心慈好善】 xīn cí hào shàn  心地和善,喜欢做好事,帮助别人:元·郑廷玉《看钱奴》第一折:“我平昔间也是个敬天地,尊法度,和弟兄,睦六亲,信佛法,礼三光,孝父母,不偷盗。我是个心慈好善的人,现如今吃长斋哩!”|他心慈好善,好事不知做了多少桩。
[近义]:心慈面善/宅心仁厚/慈悲为怀/慈悲为怀/深仁厚泽
[反义]:心狠手辣/暴戾恣睢/狼心狗肺

【慈悲为怀】 cí bēi wéi huái  慈悲:佛教用语,指佛有使广大众生得到安乐的慈心,有使广大众生脱离苦难的悲心。怀:念,心。为怀:存心。指心怀慈悲,富于同情:传说中的观音菩萨慈悲为怀,从古至今,在民间都有很多的善男信女供奉。
[近义]:心地善良/宅心仁厚/心慈好善/悲天悯人
[反义]:心狠手辣/心术不正/脏心烂肺/铁石心肠

【和容悦色】 hé róng yuè sè  同“和颜悦色”。形容和善可亲。 《红楼梦》第六八回:“那凤姐却是~,满嘴里‘好妹妹’不离口。” | 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五回:“﹝ 张姑娘 ﹞先~,低声下气的叫了声姐姐。”

[近义]:和蔼可亲/笑容可掬/平易近人/慈眉善目/蔼然可亲

[反义]:怒形于色/冷若冰霜/疾言厉色/横眉立目

【菩萨低眉】 pú sà dī méi  像菩萨那样低眉看人。形容人的面貌慈祥善良。 《太平广记·俊辩类二》引《谈薮》:“金刚努目,所以降服四魔;~,所以慈悲六道。” | 清·梁启超《新中国未来记》第五回 :“若是再高等的呢,结识得几位有体面的洋大人,那就任凭老佛爷见着你,也只好~了。”

[近义]:慈眉顺眼/和蔼可亲

[反义]:金刚怒目/凶神恶煞

【浑金白玉】 hún jīn bái yù  比喻天然美质,未加修饰。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:这位小姐貌美贤淑,心地善良,知书达理,在公子的眼里真是个浑金白玉一般的人儿。
[近义]:心地善良/纯洁无瑕/冰魂雪魄/冰心玉壶/怀瑾握瑜
[反义]:卑鄙龌龊/污秽不堪/脏心烂肺/金玉其外,败絮其中

【深仁厚泽】 shēn rén hòu zé  指深厚的仁爱和恩惠:宋·陈亮《书<欧阳文粹>后》:“初,天圣、明道之间,太祖、太宗、真宗以深仁厚泽涵养天下盖七十年。”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三十回:“三十余年,习以为常,朕待此花,可谓深仁厚泽。”|先生的一片深仁厚泽,学生们铭记在心,感激不尽。
[近义]:宅心仁厚/仁民爱物/仁心仁闻/弘毅宽厚/深中隐厚/惠施天下
[反义]:尖酸刻薄/昏庸无道/暴虐无道/刻薄寡恩/逆天无道


全部评论: 0

    我有话说: